张卜镇 之 杏王村
发布日期:2017-07-27   来源:高陵区志办   字体:【字体: 】    浏览次数: 次

杏王村位于张卜镇辖境西北部,东靠庙西村,南接曹家村,西邻榆楚镇安家村,北连榆楚镇皇册村和鹿苑街办田家村。l958年为杏王大队,以大队部驻地杏王村名而得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五一大队,1972年复名杏王大队,l984年6月改为杏王村委会。辖杏王、陈杨村、南田、西张、西吴村、吴家庄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杏王,距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3.4公里。2011年有584户,2009人。以农为主。耕地2990亩,全可灌溉。主产小麦、玉米。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62公顷,总产2675吨,公顷产7389公斤。有小学、医疗站各l个。西禹公路纵穿境西。陈杨村为元代天文学家杨恭懿(谥文康)的故里。

杏王,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3.7公里处,西禹公路东侧,泾惠七支渠改线后在村西拐弯处东过。2011年有137户,514人。据传,明中叶有一名王吉者建村于杏林旁,故名杏王。又传,村侧圣母宫内原设有社学,取孔子杏坛设教之意,美称其为“杏坛”。王姓建村于其旁,故称村为杏王。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及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均载为“杏王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陈杨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3.5公里处,泾惠七支渠从村中东西而过。2011年有121户,458人。据谈,村建于金代。系来自河南一陈姓和元代天文学家杨恭懿的先祖所建,故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陈阳”。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民国时村侧有枣林,结实不大,但酸甜可口,酒味浓厚。

南田,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2.93公里处,西禹公路以东,泾惠七支渠南侧。2011年有79户,256人。据谈,因田姓建村于陈杨村附近而得名陈杨田家。民国32年(1943),又以村处田家(今属鹿苑街办田家村委会)之南,更为今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田家村”。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陈杨田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无载。也有称探花(弹花)田家的。《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西张,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约3公里处,泾惠七支渠南侧。2011年有85户,274人。据谈,清初以张姓建村于三皇庙(今庙西小学处)西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西张家”。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西张堡”。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西张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西吴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约3.9公里处,西禹公路东侧,泾惠七支渠西侧。2011年有86户,296人。村建于元代,因处吴家庄(今吴西庄,属庙西村委会)西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记为今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西吴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西吴”。也有称吴西、吴南的。《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吴家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约4.25公里处,西禹公路东侧,泾惠七支渠西侧。2011年有76户,211人。据谈,因在西吴村旁,故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即记为今名。也有称吴西村的。《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改革开放后,村上发展大棚种植、花卉示范园、养鸡等主导产业,推动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主导产业年收入200万元,占村集体经济总量的60%以上;依托发展主导产业,转化安置农村劳动力400多人。2011年底,全村共参加新型社会养老保险1163人,参保率达到99.5%,享受人员27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494人,参保率 100%。

杏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于2007年7月,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各项配套设施建全,配有办公桌椅、电视机、碟机、电脑、空调、报刊书籍等。

杨天德  字君美,陈杨村人。金兴定二年(1218)进士,历官至转运司度支判官。任隆德县(今宁夏六盘山区)令时,被元兵围困,冒死完成请援使命。解围后,建立治县规约,医治战争创伤,打击豪强恶霸。庆阳被围时,任安北(今内蒙巴彦淖尔盟东南部)县令,主帅使之兼禄事并镇抚军民,同时又兼理府事。守城拒敌一年多,居民饿死殆尽。奉命调京师时,叹息说:“我既不能救民之死,又不能掩盖其尸骨而去,我不忍心呀!”战乱中竟留任一月多,收葬全部兵民尸骨。晚年特别喜读《大学解沿》及程颐、程颢著述。眼睛昏花看不见时,让其子读诵,从早到晚听之以自乐。卒年79岁,葬奉正塬之先茔。许衡撰有墓志铭。

杨恭懿(1224—1294)  字元甫,号潜斋, 谥号文康,杨天德之子。元代学者。蒙古至元七年(1270),朝廷征召,未赴。元至元十年(1273),元世祖派协律郎申敬来召,又以疾辞。十一年(1274),太子下教中书,像汉惠帝聘四皓一样再聘,勉强至京师。时议设立取士科,遂建议“今欲取士,应当诏令有司,荐举有行检,通经史之士,试以经义,论时务策。能从事实学,则士风淳朴,民俗趋厚,国家得才。”被采纳。不久归乡里。十六年(1279)应召授太史令,同大学士许衡、天文士王恂、郭守敬等人修定时历,遍考自汉以来历书四十余家,创立新法,精思测算,修成《授时历》。历成辞归。后三次召用,皆不赴。

自幼读书,随父避乱,从不废弛学业。家贫,乡邻接济皆谢绝不收,亲身劳动维持生活。闲暇时则研读群书,尤精于《易》《三礼》《春秋》,尔后又研读《四书集注》《太极图》《小学》《近思录》等书。“志于用世”,“耻于章句”,逐渐形成自己“穷理反躬,一乎持敬”的关学主旨,成为元代关学复起的重要人物。从学者甚众。著有《潜斋遗稿》多卷。《元史》有传。葬奉正原先茔,今张卜村西,墓碑尚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寅  字敬伯,恭懿之子。生而颖悟,尽通六经、百司之学。曾为周至县尹,至任时间不长,积年弊政,剖祛无遗。后升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因进治世之奏,转江南行台御史和监察御史。又上奏言江、淮河滩之地,多为豪强占种,宜按地征租。大德十年(1306)出任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后又任山东东西道。所到之处,伸枉黜滥,风纪振扬。至治三年(1323),迁西蜀四川道宪使,进阶朝请大夫。泰定二年(1325),朝廷感念其老成,遂命为集贤学士,国子祭酒。卒年73岁。编修赵晋撰有《神道碑》。

邢子舟(1914—1965)  又名邢之舟,原名邢崇道。杏王村人。童年父亲病故。幼年聪明好学,博人喜欢。六岁时在本村私塾上学,学名崇道。后相继考入三原渭北初级中学、西安市中山高级中学读书。1932年在西安中山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后担任团省委巡视员等职务。是年组织学生砸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后与韩学礼等回到高陵,组织县城草市小学学生砸了国民党高陵县党部,封了门,并向伪县政府提出,要求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同年参加西安学生痛打反动考试院院长戴季陶的斗争和反对国民党校长黎青岚的斗争。

1933年6月因叛徒潘士杰告密在西安被国民党逮捕。受不了敌人的酷刑,自首后被释放,回到高陵在草市小学教书。1934年逃亡北平。西安事变前夕回西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加入了“人民协社”。1937年2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回高陵,经周艺轩、许宗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秋至1940年夏,任临潼县栎阳区地下党区委书记。1940年夏返回边区政府,在中共陕西省委供给科工作。同年秋参加边区行政学院第一队学习。1941年任边区税务局税收科科长,后任边区关中分区税务局局长。1946年至1947年曾任中共关中地委社会科副科长、关中地委供给科科长。完成安全护送中共中央领导人李先念、陈少敏等从陕南过关中回延安的任务,并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49年初,被中共中央西北局任命为高陵县县长,县保安大队大队长,先后在白水、澄县、耀县、富平等地随军行动,举办干部训练班,培训地方干部,为解放高陵及县政府的接收工作做准备。

1949年5月13日高陵解放。5月17日县委成立高陵县游击大队,任大队长。带领县政府工作人员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支前、清匪、反恶霸运动,积极建立基层政权,筹备召开高陵县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1949年秋阴雨49天,灾情严重,带领干部,冒雨赤脚跑了20多个村庄,排水抗涝,发动群众,募捐自救。后调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业务科任办公室主任。1953年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1954年11月15日西北局组织部因其在1943年整风审干时,对1933年被捕问题交代不彻底,审查后决定开除党籍。1955年调国务院出国工人管理局办公室工作,后任国务院商业部组技局储运处处长。其间曾多次找中央组织部、商业部党委,要求恢复党籍,但终未如愿。1965年5月15日病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