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治理专项清洁活动 > 法律法规
2000多卡车污染物是这样拉走的
发布日期:2017-09-21   来源:i高陵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   摄影:  字体:    浏览次数:

截至8月底,西安市共拆除建成区外10蒸吨以下地方燃煤锅炉636台,拆除驻军单位燃煤锅炉40台,共计676台1385.19蒸吨。经测算,可削减煤炭年使用量约48.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6568.8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420吨,减少烟尘排放约11012.3吨。这标志着今年燃煤锅炉拆除任务提前超额完成,这也是今年《西安市“铁腕治霾 保卫蓝天”“1+1+9”组合方案(办法)》9个专项行动中第一个实现的目标任务。

除了超额完成任务外,西安市还拆除了20蒸吨以上工业和高校燃煤锅炉12台共计275蒸吨,经测算,可削减煤炭年使用量约6.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90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95吨,减少烟尘排放约1509吨。可能许多人对这串数字不敏感,打个比方说,这些减排的污染物如果用载重10吨的卡车来拉,要足足2160车才能拉完。

郑亚民口中的“以前”和“现在”

听到2160辆卡车这个数字,不少西安人也许会脑补个画面:这些卡车一字排开,能不能从电视塔排到钟楼?但是对土生土长的老西安人郑亚民来说,拆掉的锅炉、减掉的污染物换来的是工作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

45岁的郑亚民是西京学院的一名锅炉工,在岗15年。他指着身上雪白的白大褂说:“从今年3月份学校拆了最后2台燃煤锅炉,并搬到新锅炉房以后,我就穿上了白大褂。瞧瞧,穿了一个礼拜的白大褂依旧白生生的。这要放在以前,白大褂是不敢上身的。”

郑亚民口中的“以前”是学校燃煤锅炉拆改之前。“那时候上班必须得戴口罩,不然煤灰呛得人难受。回到家脱了鞋,脚都是黑的,吐口痰也是黑的,更别说头上、身上了,全是煤灰。”

再看看现在的工作环境,郑亚民开心地说,燃煤锅炉变成了燃气锅炉,再也不用上煤、清理煤渣了,除了干净之外,劳动强度也小了许多。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巡查5台控制柜和监控大屏,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对学校燃煤锅炉的拆除,西京学院综合保障班组长张可实也有话说:“往小了说,工人的工作环境好了,2.5万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改善了;往大了说,我们也为西安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做了一点点贡献。环保部门核算说,我们今年拆除的2台40蒸吨锅炉,要削减煤炭年使用量约9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22.4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26吨,减少烟尘排放约205吨。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350多吨污染物如果堆起来,能有小山那么高,更别说落到人身上,让人吸进身体了。所以说,尽管燃气费用比燃煤要高一些,但换来的是头顶的蓝天白云。如果说钱能买来空气质量的改善,那没有什么比这钱就花得更值了!”

西京学院是今年西安市燃煤锅炉拆改的单位之一,他们的感受也说出了多数燃煤企业的心声。他们从最初的观望、不理解到支持拆除,经历了西安市委、市政府对燃煤锅炉拆改的重视和决心;经历了西安各部门、各区县铁腕治霾的毅力和耐心;经历了西安市社会各界为改善环境质量做出的改变和信心。

西安市拆改燃煤锅炉多年从未间断

燃煤作为西安市大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一直备受市委、市政府的关注和重视。燃煤锅炉拆改工作在西安市近几年的治污减霾工作中也从未间断过。

2013年就拆改了593台燃煤锅炉。

2014年起,西安市范围内不再新建燃煤锅炉,新安装锅炉(包括集中供热锅炉)全部使用天然气或炼制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热力、天然气管网覆盖不到位的区域改用电、柴油等清洁能源。

2015年底,西安市建成区范围内20蒸吨以下地方单位燃煤锅炉已经实现“清零”。

2013年至2016年,4年来西安市累计拆除燃煤锅炉1482台,共计7065.26蒸吨。

2017年,铁腕治霾依旧是西安市的头号民生工程。年初,西安市政府印发了《“铁腕治霾?保卫蓝天”“1+1+9”组合方案(办法)》,其中9个专项行动方案之一《西安市2017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燃煤锅炉拆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地方单位和驻军单位燃煤锅炉拆除任务。具体为,地方单位年内完成不少于220台建成区外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驻军单位完成40台燃煤锅炉拆除任务。

为了顺利推进全市燃煤锅炉拆改工作,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3月和4月分别在鄠邑区、蓝田县组织召开两次全市燃煤锅炉拆改现场会,随后又召开专项工作会3次,夯实责任、鼓励先进,加快燃煤锅炉拆改。

作为该专项行动的牵头负责单位,西安市环境保护局成立了燃煤锅炉拆改专项工作组。“我们始终把燃煤锅炉拆改作为减少煤烟型污染的重要措施,”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李博说,坚持“四个结合”统筹推进。即坚持将铁腕拆改与服务保障相结合,坚持把奖惩激励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坚持把预警提示与考核评比相结合,坚持把宣传引导与政府帮扶相结合。

同时,燃煤锅炉拆改过程中涉及的立项、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道路开挖和建设施工等审批手续,各相关单位持续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加快审批手续办理,设立燃煤锅炉拆改审批专用窗口,实行限时办结、联合审批制度,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为燃煤锅炉拆改单位提供便利。

 

为了协助驻军单位完成燃煤锅炉拆改任务,西安市政府领导专程赴北京协调相关事宜,专门组织召开了驻军单位燃煤锅炉拆改安排部署会,明确了定单位、定部门、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的“六定”工作模式。要求环保、建设、规划、市政、交通、电力等市级各部门做好优先服务保障,开通专项审批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简化程序,减轻驻军单位审批办理难度。

在西安市政务中心的组织召集下,以最快速度办结完驻军单位外围审批集中会签。服务保障工作受到了西安市警备区的好评,也让驻军单位的燃煤锅炉提前完成了拆除。

今年“拔烟囱”力度之大,是近年来没有的。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松林告诉记者,从拆除数量上说是最多的,从完成时间上说是最早的,当然贡献也是最大的,可削减煤炭年使用量约54.9万吨,仅这项就占到今年全市散煤削减任务的42.2%。

“拆锅炉不光用嘴,更要用脑”

有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市级相关部门的保驾护航,基层燃煤锅炉拆改工作如火如荼。市政府下达的燃煤锅炉拆改任务到基层也变成了一条条的“干货”:“拆多少台、分几组、谁来拆、啥时候完成。从时间节点到人员落实一个萝卜一个坑,否则就可能完成不了任务”,西安市长安区黄良街办副主任李晋峰说道。

黄良街办的15名干部人人身上有任务,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督促燃煤锅炉拆除工作进度。“督促不光用嘴,更要用脑。上门做工作是必须的。而许多锅炉拆除中的问题就是在我们不断的上门中解决的。”李晋峰提到了督办的一家燃煤拆改企业,这个企业按规定要拆除4台炉子,但企业提出先拆除两台,另两台想保留下来,改造成热交换站。企业的建议乍一听没毛病,热交换站既是企业需要的,也不使用燃煤。但李晋峰细细分析下来,还是觉出了不妥。万一企业抱有侥幸心理,迟迟不改造热交换站怎么办?势必带来种种隐患。

为了打消企业的顾虑和侥幸心理,李晋峰给企业算了一笔经济账:两台锅炉改造成热交换站费用预算约50万元,如果拆除掉,政府奖补36万元。这一来一回的账,再清楚不过。最终,企业理清了思路,主动拆除了4台燃煤锅炉。

“没错,给企业算‘经济账’是我们的手段之一,对每一家燃煤企业,我们会详细地算出锅炉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形成多个方案,供企业选择。而拆锅炉也绝不是一拆了之,区上的建设、交通、规划、环保、交管、天然气等一切与燃煤锅炉拆改相关的部门会为企业拆改工作开通绿色通道,解决锅炉拆改后的所有遗留问题,给企业想好后路,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和供暖。”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长安分局局长郑钊说道。

“锅炉拆改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手机号码都留给了燃煤企业,而且给企业留话,有了问题直接找我,我解决不了的找我们局长,局长解决不了的找区长。最终一定能给企业找到解决办法,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长安分局副调研员陈洪山说道。在这种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工作模式下,截止8月底,西安市长安区已经拆除了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07台,超额完成并自加压力拆除了高校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9台。

那时候,家中虽说有了电视机,但节目频道就这么几个,按几十下的遥控器,节目频道就又重新来过。而且看多了,也就厌了。

“环保工作绝不是环保局一家的事”

对全市燃煤锅炉拆改任务量最大的鄠邑区来说,无论是拆除思路还是拆除手段都是“别具一格”的。

“鄠邑区12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燃煤锅炉散落在各个角落,而且多数是在农村区域。如果不采取点‘特殊手段’,根本连门都摸不到。”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鄠邑分局副局长王江宏说道。

靠着“特殊手段”,西安市鄠邑区一个月内拆除了渭丰镇70台燃煤锅炉,是名副其实的“高铁速度”。

到底是啥样的“特殊手段”?王江宏给记者一一道来:其实就是咱农村的土办法,软磨硬泡,打感情牌。

渭丰镇的主导产业就是纸箱行业,这里生产的纸箱销往全国各地,镇上许多人家都靠做纸箱生活。而这70台要拆除的锅炉都出自个体私营的纸箱厂。

纸箱厂大多是小本经营,以家庭为单位,一旦拆了锅炉,就等于砸了一家子的饭碗。这让干了几十年纸箱营生的村民想不通。“祖上辈辈都是这么干的,咋今年就干不成了。为个啥么?想不通”。

王江宏说,“第一次还能进得了门,但一说是拆锅炉,政策还没顾上说,老乡就变了脸。第二次是绝对不给开门的。”

“为了能再次进门,只好打亲情牌,我们会想法设法通过朋友托朋友联系到纸箱厂老人在外工作的儿女,通过儿女做老人的思想工作。然后我们再上门讲解政策。通过一次次的上门,老人从最初的不搭理,到混个脸熟,再到后来的吃碗面再走,最终答应了拆除锅炉。”

就是像这样,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鄠邑分局所有环保干部出动,包镇、包村、包户,挨家挨户做工作。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渭丰镇的70台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完毕。多数老乡的纸箱厂改用了LNG或者燃油锅炉,生意一如既往地红火。

拆除了锅炉,好多环保干部都成了老乡家的熟人。基层环保干部谷鸿雁笑称自己不是在拆锅炉的路上,就是在拆锅炉的现场。“小谷从过了年到现在,没休过一天假。就连暑假,都没抽出一天时间,陪儿子玩玩。几次答应孩子带他出去玩儿,都没兑现。孩子委屈地抱怨爸爸‘说话从来不算数’。只有一次,小谷很不好意思地向局里请了一小时假,我们还纳闷,一小时能干个啥。后来才知道,他血压持续高,请了一小时假到医院做了个简单检查。一检查完直接去了拆锅炉现场。”说到这些,让人心酸,王江宏说,拆锅炉的苦,只有拆过的人才能体会。

 

“锅炉一个‘拆’字,工作却千头万绪,压力山大。鄠邑区能做的就是‘铁腕’两个字。铁腕手段之一就是发挥四级网格作用,村上的网格员每天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包括死灰复燃的、不易排查到的燃煤锅炉,然后反馈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西安市鄠邑区副区长杨战海说道。“燃煤锅炉拆改没有捷径,要说办法就是一对一,下狠手,用环保倒逼经济结构转型。同时把燃煤锅炉的拆改与考核挂钩,与干部的选拔任用挂钩,与追责问责挂钩,形成强大的压力,不讲情面、不说困难、只要成效。”

“如果说有好的经验,那就只有一个,让全区所有部门达成共识:环保工作不是环保局一家的事,环保工作是政府的事,必须政府各部门协调联动才能推动。如果其他部门始终认为环保工作就是环保局的事,那铁腕治霾永远也硬不起来。各部门必须形成合力,才能打一场硬仗。”杨战海的话鼓舞了鄠邑治霾铁军的士气,也让鄠邑区啃下了西安市燃煤锅炉拆改工作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燃煤锅炉的拆除虽然只是西安市“铁腕治霾?保卫蓝天” “1+1+9”行动的一部分,但却让老百姓离期盼的蓝天又近了一步。从燃煤锅炉拆除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市委、市政府炽热的为民情怀和智慧的科学决策,我们感受到的是市委、市政府坚定的铁腕治霾信念和铁的行动。我们也更加相信,在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中,西安必定会赢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