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最新动态 政策宣传 他山之石 先进典型
西安鄠邑区有一支扶贫“铁军”:站上讲台是行家里手,放下粉笔一丝不苟
发布日期:2018-01-12 17:36   来源:教师报   作者:   摄影:  字体:    浏览次数:

在西安市鄠邑区脱贫攻坚大战役中,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铁军,他们拿起教杆教书是行家里手,放下粉笔扶贫帮困也一丝不苟。他们就是鄠邑区教育系统的干部教师。他们以干克难,用爱心托起孩子心中的希望,点燃孩子童年的梦想。他们说,“教育扶贫,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教育脱贫攻坚,西安市鄠邑区教育局深感肩头责任的重大,多次召开专项会议,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责任;组织广大帮扶干部教师细致走访调研,多方研讨论证,问计问策,借力借道,实施了“3351”教育脱贫工程,即强化三个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长效意识),凸显三个重点(重点落实惠民政策、重点做好控辍保学、重点对接高校帮扶),实施五个精准(精准摸排、精准帮教、精准培训、精准宣传、精准提升),实现一个目标(扶贫政策宣传到位,一个都不能少;学生资助应享尽享,一个都不能少;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一个都不能少;师生结对帮教,一个都不能少;特殊学生关爱,一个都不能少)。

“3351”擂响了西安市鄠邑区教育领域精准扶贫、致力脱贫攻坚战的重锤音,也奏响了教育扶贫纵深发展的前奏。

鄠邑区特校教师江春梅送教上门为残疾学生上课

小罗静在“新家”感受关爱

7岁的罗静是人民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她出生在秦岭大山深处一个贫困而特殊的家庭。她是不幸的:从小失去妈妈,爸爸精神不正常,爷爷脑梗行动不便,奶奶年老多病,家庭十分贫困。她又是幸运的:她被教育扶贫政策关怀着,也被周围无数的爱心温暖着。

党员认领责任田帮扶干部胡坤鸿说:“罗静在纸坊学校上学的时候是我的帮扶对象,我们多方联系社会爱心人士,经常在罗静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帮扶资助。”

去年暑假,纸坊学校分流撤并后,罗静被安排到人民路小学上学。人民路小学校长王东峰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认领罗静帮扶任务,接过了帮扶的接力棒。在众多满怀爱心教育人的共同努力和帮助下,罗静终于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现在,罗静饮食住宿等问题由人民路小学全部负责,吃住全免。孩子在学校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罗静说:“我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对我很好,我很开心,我很喜欢在这里上学!”罗静的爷爷、奶奶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来了。

和罗静一家一样,切实感受到教育脱贫政策温暖的在西安市鄠邑区还有很多很多……

蒋村镇西八什村贫困户李惠宁一家共有四口人,丈夫2016年因病去世,李惠宁独自一人供养三个子女上学,她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三个孩子的上学问题。长女张楠目前读大四,已经享受了学校的资助政策;次女张信今年刚考上大学,及时享受了5000元泛海助学资金,后期资助政策也正在争取;小儿子目前在白庙初中就读,已享受了营养改善计划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李惠宁说:“如果没有党的教育资助政策,我们这个家庭肯定无力供娃上学,真的感谢党感谢政府!”

像罗静及李惠宁家的三个孩子一样,全区共有3700余名建档立卡在册的贫困户学生。目前,西安市鄠邑区教育局已建立了从学前段到大学段的一整套完整、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精确把握信息,精准跟踪扶助,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上得起学。

陕西赵季平音乐基金会指派专人对鄠邑区音乐老师进行培训

“治愚”“扶智”,脱贫工作的根本就是发展教育。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措施,教育扶贫直指贫困落后的根源。西安市鄠邑区教育扶贫工作,既注重一条线纵深挖掘,又注重多渠道横向拓展,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为教育扶贫加柴添火。

牵手陕西赵季平音乐基金会是教育扶贫向社会借力的一个成功典型。

经过主动对接,2017年10月20日,陕西赵季平音乐艺术基金会刘志勇秘书长一行6人考察西安市鄠邑区农村音乐教育状况,细致走访了响桥小学、光明小学、青阳小学等几所农村小学。在听取了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靳林林对音乐教育基本情况的介绍后,双方就下一步音乐教育帮扶工作进行了初步对接。

2017年10月27日,赵季平音乐基金会帮扶鄠邑区音乐教育启动仪式在响桥小学举行。赵季平音乐基金会现场捐赠了两架电钢琴,并签约为西安市鄠邑区音乐教师举办六期音乐教师合唱培训班,向贫困中小学生开办若干次音乐教育大课堂活动。

2017年11月24日,赵季平音乐基金会对西安市鄠邑区音乐教师的合唱培训开班仪式在荣华实验小学音乐教室举行,50余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了首次培训。2017年12月1日,音乐培训班主讲金鑫宇老师再次亲临荣华实验小学,对师生进行第三次培训。

赵季平音乐基金会为西安市鄠邑区基层音乐教育输送了技术指导,又为农村地区孩子的音乐梦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鄠邑区教育局组织贫困户技能培训

教育扶贫,既关注贫困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孩子,还着眼于贫困家庭的当前——家里的顶梁柱家长。

2017年12月12日上午,在西安市鄠邑区教育脱贫办的牵头下,教育局成职教科协同其他部门组织的“脱贫攻坚冬春行动”职业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西安市鄠邑区石井镇政府隆重举行。

他们秉承“服务成人、效力社会”的宗旨,为来自石井、余下、蒋村、祖庵等镇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100余名学员送来致富技能,让“3351”教育脱贫工程“以技能解民困,以真情暖民心”的意旨落地生根开花。陕西实验中学校长魏源地为广大贫困户作了扶志报告;聘请高级农技师为贫困户精心授课并耐心答疑。

培训会在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深入宣传了教育扶贫政策,也对广大贫困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以技能自立,脱掉贫困帽子,走出致富路子。

“教育扶贫”,西安市鄠邑区立足于“扶志、扶智、扶技”,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给孩子们一双才艺的翅膀,给家庭一副钢铁的脊梁,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7年,西安市鄠邑区累计受助学生17983人,共发放教育资助1450余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639人,贷款金额445.95万元。125万元用于249名山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交通补贴和送教上门,59万元用于教育扶贫“冬春行动”。除此之外,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争取资金50余万元,校服186套、书包286个、图书若干册,艺术受培师生135余人。

教育扶贫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2017年冬天真正的寒冷到来之时,西安市鄠邑区教育脱贫攻坚瞄准破冰暖冬的目标,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为主要对象,突出精准施策和精准帮扶,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成年劳动者技能为抓手,以各中小学形式多样的“暖冬行动”为载体,拉开富有区域特色的“3351”教育脱贫工程大幕,把区教育脱贫工作推向纵深。